事关乐山经济发展,他们这样说→
大干快上 抢跑冲刺 以产业项目大攻坚促进经济发展大提升
——乐山市2025年一季度产业招商暨产业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部门发言摘登
项目建设稳步推进,300个市重点项目、60个市重点推进项目、23个单独考核我市的省重点项目2024年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。资金争取总体有力,2024年,全市245个项目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各类上级政策性资金111.22亿元。项目储备取得进展,先后组织4次项目包装储备专题培训,通过“一对一”开展项目会审、提前开展项目预审等形式,推动项目储备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取得成绩的同时,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投资增长压力较大、重大项目支撑乏力、项目储备质量不高等方面的问题。
拿出“拼劲”,确保一季度良好开局。市发展改革委将贯彻落实市级领导挂联重点项目“七包四主”工作机制,发挥好牵头揽总作用,强化日常督促和问题协调,常态化开展产业项目拉练,促进项目加快落地、加快建设。紧盯省市重点项目、政策性资金项目,加密调度频次,采用“进度发通报、问题发点球”的方式,提醒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建设、资金支付等问题。用好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机制,建立需市级以上协调解决问题事项台账,“清单制+时限制”分层分类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、难点、卡点,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资金项目在一季度就形成更多实物量、工作量、投资量,确保项目开工率、投资完成率、资金支付率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保持“钻劲”,提升项目储备质效。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同市级部门的协同配合,指导、督促各县(市、区)立足本地发展基础,紧扣宏观经济走向,抓紧谋划一批本地需要、早晚要干的项目,确保全市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、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需求达到1000亿元。指导各县(市、区)备足用好前期工作经费,抓紧开展可行性研究、初步设计、施工图编制,加强要素的协调和保障,提升项目成熟度。同时,组织精干力量,会同行业主管部门、第三方机构等开展项目预审,加快完善各类要件,提升项目通过率和资金争取率。
铆定“狠劲”,加强对上汇报争取。市发展改革委将抢抓2025 年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和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的机遇,加强向上汇报对接,推动各地各部门高质量谋划储备“十五五”项目,力争我市更多项目纳入全省“十大重点工程”等国省规划“大盘子”,为后续资金争取和项目落地创造条件。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投向,抢抓四川省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“自审自发”试点机遇。
善用“巧劲”,更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。充分发挥项目建设作战部作用,会同市级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沟通机制,围绕项目谋划储备、审批立项、落地建设、要素保障等全生命周期开展督促指导、建设调度、问题处置,以高质量项目支撑有效投资。积极配合统计部门,指导项目业主依法合规入统报数,确保投资数据应统尽统、颗粒归仓,支撑全市投资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。
2024年,全市经济合作系统奔跑实干、无中生有,全力以赴抓招商、引项目、促投资。招大引强夯基础,全年正式签约项目99个,总投资额超1300亿元,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1个、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。招新引优育未来,引进博雅、启灏等核技术项目和光启技术等低空经济项目。深化改革扩路径,通过基金招商引进国盛达电池片等项目。平台活动提质效,实施“1+3+N”活动计划,先后参加省级重要平台活动13 次,举办市级平台活动12次、“小专精”专题推介29次。优化服务促增长,协调解决企业反馈的困难问题40余个,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、开工、投产。
工作中,仍然要清醒地看到与市委、市政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,在招大引强、要素协同、项目落地、外商直接投资(FDI)等方面还存在不足。
下一步,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将不折不扣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聚力突围崛起、提速晋位、勇争一流,奋力拼搏实干、跳起摸高,将产业引进与风险防控同步抓牢,一门心思抓、痛下决心干、脱层皮去拼,全力拼出乐山经合外事的血性和“精气神”“新担当”“加速度”。
全力冲刺“开门红”。深化落实“1+12”产业招商攻坚方案,确保2025年一季度签约项目300亿元以上、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100亿元以上。重点加快推进智点汽车第二生产基地和集团总部、光启技术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总部基地、钜能10吉瓦背接触异质结(HBC)电池片等项目。
拓展手段“多元招”。加速组建产业基金,实体化运营好乐山诺诚招商服务有限公司,更大力度推进产业招商;打造“1+N”产业政策体系,重塑政策吸引力;聚焦13条重点产业链,紧扣全市“241”现代工业产业体系,深化延链、补链、强链、聚链招商,不断推进主导产业“建圈强链”。
抓实项目“快落地”。常态化开展“进千企”“外资企业大走访”等活动,推动助企服务升级,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。严格落实“大会+拉练”机制,定期开展项目比拼,确保新签约项目加快落地、新落地项目加快投产,不断提升招引项目履约率、开工率、投产率,尽快形成一批新的实物量、数据量、经济量,为打赢全市经济“翻身仗”做出经合外事部门新的更大贡献。
2024年,科学谋划项目争取,聚焦构建“1+7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分类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、中省转移支付、超长期国债等涉农项目共计379个,争取到位项目270个、资金21.75亿元。统筹推进项目建设,牵头推进500万头生猪产业发展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现代农业发展等6大市重点项目,全年完成投资30.2亿元,超计划13.8个百分点。高位推动农业招商,举办国际(乐山)绿茶大会、乡村振兴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活动4场次,成功签约投资协议12个、23.39亿元,融资协议3个、21.48亿元,购销协议5个、0.89亿元,古鲟(大连)生物科技、通威新能源等企业已将“规划图”变为“施工图”。
发展的过程中,还存在项目储备质量尚需提升、项目绩效水平有待提高、招商资源要素仍然不足等问题。
2025年,市农业农村局坚决落实“大干快上抓建设,主动谋划抓储备,接续发力抓招商”工作要求,全力对上争、对外引、对内推,全要素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。
抓紧项目争取。把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、国家宏观调控组合拳带来的政策机遇以及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带来的窗口机遇,聚焦农业农村基础建设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,以及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等重点领域,加快谋划一批打基础、利长远、增后劲的大项目、好项目,指导各县(市、区)全力争取国家级禽蛋、药食同源产业集群、国省产业强镇以及省级“三链同构”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竞争性立项项目,目前已分类滚动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、中省转移支付、超长期国债等竞争性立项项目62个、总投资18.05亿元,已有11个通过省级评审,力争到位各类资金较上年只增不减。
抓牢项目建设。围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、特色产业建圈强链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务实开展乡村振兴发展拉练,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、取得实效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中省涉农项目全过程监管,通过按月调度与不定期实地抽查相结合,督促区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拨付进度,切实提高中省涉农资金绩效。
抓实项目招引。持续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力度,围绕产业基地培育、农产品精深加工、农文旅融合发展,继续办好“国际绿茶大会”“乡村振兴项目推介会”,用好国省农博会等平台,强化合作洽谈,推动瀚海农业科技公司110万羽蛋鸡养殖、可士可果业公司柑橘深加工等一批优质涉农项目成功签约落地,力争全年实现一产招商引资签约不低于70亿元。
2024年,围绕产业体系,精准招引企业,对接六牙迹文商综合体、零食有鸣乐山商贸供应链公司等项目,成功促成苏宁易购旗舰店、华泰温德姆花园酒店等25个项目签约、总金额128.4亿元,年度任务完成率117%。抢抓政策机遇,争取资金支持,围绕国省两重包装沙湾保武再生资源废钢铁加工配送、沐川川聚科技再生塑料等项目,围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,生成夹江农产品综合交易服务中心、钦盛世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,全年成功争取中省资金2.9亿元,同比增长141%。突出问题导向,保障项目推进,全市3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顺利推进,年度实际完成投资69.1亿元,年度投资完成率159.6%。抓实企业回引,做强数据支撑,推广夹江川创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、誉享集团井研结算中心等项目产业链招商和企业回引模式,制定一对一回引方案,指导企业将批发零售公司迁回乐山,实现税收和数据回流,巨星集团批发总部、竹叶青商贸中心等项目回流乐山并实现入统,预计今年将为乐山贡献近20亿元数据。
尽管取得一定成效,但服务业重大产业项目攻坚仍存在重大项目较少、包装储备不足、资金争取难度增大等问题。
紧盯国省政策强包装。聚焦“十五五”产业规划编制、两重两新等国省重大战略,加强政策研究和项目包装,积极向上汇报争取,在冷链物流、再生资源等领域生成入库一批重点项目,全力争取商务主要经济指标进入第一方阵,为项目资金争取创造有利条件,力争2025年到位上级资金3亿元以上。
紧盯产业补短抓招引。针对住宿行业“缺高少特”、餐饮产业链条不长等短板问题,结合区县服务业产业优势和特点,突出补短强链延链,落地一批品牌酒店、医疗康养、食品加工等领域重点项目,力争完成年度招商引资110亿元以上。
紧盯项目推进稳投资。完善项目管理机制,强化要素保障,推动市中区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区等5个项目年内开工,确保市中区酒店集群及配套设施等17个在建项目按进度完成计划投资,力争完成服务业项目投资100亿元。
紧盯资源盘活提效益。学习先进地区经验,积极推动长药旧厂房等闲置资产盘活利用,探索华联商场等效益较差的老旧商业综合体改造提升,进一步丰富消费业态,提升商圈品质,激发消费活力。
紧盯政策扶持增信心。围绕消费场景改造提升、市场主体培育做强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、乐山味道提档升级等重点领域,加快出台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行业扶持政策,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堵点问题,增强投资信心。
项目资金增长,2024年,共争取资金2.55亿元,争取到位中央、省级等项目资金1.47亿元,同比增长21%,夹江县博物馆群落、五通桥区中国根书文化AAA级景区(一期)等3个项目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1.08亿元。项目建设提速,推出铁道兵博物馆、乐山市根书博物馆、夹江社坛·新街子、峨眉山星河涧·宿集、杨湾纸坊手工造纸研学基地、五指山野奢民宿、五通桥菩提山城市体育公园等新场景11处。项目招引落地,与泡泡玛特签订文创礼物战略合作协议,成功引进首场大型营业性演出“音雄联盟”演唱会和意大利米兰、德国莫扎特交响乐团2场高水平新春音乐会。紧盯在谈项目,重点对接文化创意、亲子游乐、数字文旅、文旅夜游、球幕影院、低空旅游等投向企业线索30余条。
发展的过程中,还存在系统性谋划不够、新业态项目不多等问题,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。
聚焦重点领域攻坚。一是加强全域统筹。围绕“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”目标,分领域、分阶段、分区域对全市文旅项目规划、业态布局进行全面统筹推动。二是明确重点业态。紧盯演唱会、音乐节、博物馆、高端酒店、文化体验、影视短剧、研学旅游、数字旅游等重点业态全力招引。三是引进优势资本。建立完善“市+县+景区”文旅招商引资三方联动机制,落地一批高端性、前沿性、引领性文旅重大项目。
分类有序推进实施。一是加快发展文化业态。对接具备优质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公司,引进演唱会、音乐节、话剧等演艺业态。加强中广联等影视组织、头部平台合作,提高乐山“出镜率”,推动一批取景地成为消费新场景。精心培育“峨眉记忆”“大佛印象”两大景区文创品牌。二是加快建设文博项目。推动乐山市博物馆建设,竣工投运乐山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、乐山文庙博物馆2个展陈提升项目,加快嘉州菜博物馆等地方特色化博物馆建设。三是加快培塑研学品牌。厘清全市研学资源家底,策划开发一批研学主题课程和线路产品,推出“研学旅游目录菜单”。擦亮“乐游嘉学”研学旅游公用品牌。
争取多维要素支持。一是争资金。常态化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央省资金投向梳理,指导各区县对入库项目完善要素准备,生成更多条件成熟项目,力争“政策一来就能申报”。二是争项目。抓实文旅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窗口机遇,对照国省重大战略方向提前谋划,争取更多重大事项、重大项目纳入上级规划“大盘子”。三是争政策。积极争取将乐山文旅发展计划、业态、项目等纳入中省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和支持范围,争取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、文旅场景创新、消费扩容提质、入境游服务提升等重点工作进入各类试点、改革。